15214375780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77直播app下载最新版 轴向柱塞泵的安装与使用

77直播app下载最新版 轴向柱塞泵的安装与使用

更新时间:2016-11-11点击次数:2800

 柱塞泵的安装质量十分重要,如若安装不正当时,对使用寿命有直接影响,甚至很快损坏。安装的具体要求分述如下。

    (1)柱塞泵的轴伸。

    不能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这是各种液压泵的共同特性。

液压泵安装体结构    (2)液压泵安装体结构。安装体一般用铸铁铸造,其结构如图Y所示,1、2两端法兰分别与液压泵法兰和Y系列B5或B35电动机的法兰连接。这种安装形式对液压泵与电动机(发动机)两轴的同心度的误差基本可以消除,泵运转时也无噪声,是延长液压泵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因此工程上越来越多地采用安装体安装方式。

    (3)用脚架(弯板)安装液压泵。液压泵两端不允许用带轮和链轮直接传动,因各类液压泵的轴伸不允许径向受力。用联轴器与发动机(电动机)输出轴连接时,联轴器的内孔不能有过盈量,装配时不许拿铁锤用力敲打联轴器。一般推荐用脚架安装液压泵。

  液压泵基本型为法兰连接式,用支承座安装要有足够的刚度,浆泵的圆形配合台阶(俗称直口)与支承座孔配合,而配合不得过松,浆泵内内六角螺钉牢固地拧紧在支承座上(脚架)。

  (4)泵轴伸与驱动轴的连接误差。

    1)采用轴套连接时(刚性连接),两轴的同轴度误差不得大于0.05mm。

    2)若采用弹性或柔性联轴器时,两轴的同轴度误差不得大于0.1mm。

  3)两轴的角度误差应控制在0.5°以内。

  4)驱动轴端与泵的轴端应保持2~3mm距离,采用弹性联轴器时,两轮端面应留有3mm间隙。

    (5)柱塞泵安装输油管路。柱塞泵安装固定之后,要将泵的吸油管路和压力油管路,按具体位置情况配管。

    轴向柱塞泵的自吸能力较差,安装泵时尽量靠近油箱,应在液面以下,使液压油可以自行灌进泵内,对泵的运转十分有益。如果限于条件,液压泵必须安装于油箱上边时,其吸油高度不得大于zui低油位500mm。

    轴向柱塞泵的吸油口,要安装线隙式滤油器,过滤精度应为30~50μm;在系统的回油管路要安装过滤精度为10~20μm的回油滤油器。

    吸油管路应用冷拔无缝钢管,其钢管内径要大于压力油管内径,使泵的吸油压力(负压)在表压0.03MPa以内,吸油管内的流速应低于15m/s,一般为1m/s以内。

    轴向柱塞泵有2个泄油口,安装时应将高处的泄油口接通通往油箱的油管,使其无压漏油,而将低处的泄油口堵死。

    (6)轴向柱塞泵的旋转方向。轴向柱塞泵的旋转方向,无特殊要求时,制造厂出厂的泵都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液压泵的旋转方向,按液压泵上的箭头(标牌)所示,订货时可提出要求。否则液压件生产厂按顺时针方向(从轴端看)供货。如果提出要求,则生产厂会按正转时,用正转配流盘;反转时,用反转配流盘;用做液压马达时,采用配流盘来满足用户要求。轴向柱塞泵可以两个方向旋转。轴向柱塞泵的输入轴和输出轴不能承受来自各个方向的外力,因此在装配联轴器时的配合间隙不可太紧,不许用铁锤敲打联轴器。轴向柱塞泵与联轴器的配合关系,应为二级间隙配合。在联轴器键槽对面,按轴孔不同的直径,钻、攻一个M6~M10mm的螺纹孔,用螺钉顶死防止联轴器窜动。

(7)柱塞泵用安装体与电动机连接。柱塞泵与电动机(发动机)连接驱动时,要采用“安装体”结构,如图Z所示,其一端法兰与液压泵的法兰连接,用4个(有的泵用两个)内六角螺钉紧固牢,另一大端与Y系列电动机B5或B35型的端法兰连接牢固,采用这种安装方式可使其两轴的同轴度*,其转动时也不存在噪声,是延长泵的使用寿命的理想途径。可用弹性联轴器、梅花联轴器、齿轮联轴器连接。

液压泵用安装体与电动机连接_用传输带轮或齿轮驱动的液压泵的安装方法

    (8)需要注意的问题。

    1)轴向柱塞泵不允许用V带或链轮直接传动,必要时,要采用间接形式,柱塞泵的轴伸仍用联轴器与输入轴的联轴器连接。如果一定需要采用传输带轮或齿轮与液压泵连接,建议加一个支架来安装皮带轮或齿轮,如图A所示,该支座与液压泵支座安装同心度的找正方法与前述相同。

    2)轴向柱塞泵的安装位置应注意,在泵的后面留出一定的空间,便于拆卸检查。

    3)径向柱塞泵的结构一般为偏心轴式或凸轮式两种,分为3个柱塞或6个柱塞的,这种泵为阀式配流,抗污染能力较强,并有一定的自吸能力。这类泵的工作压力稍高于轴向柱塞泵,而流量比较小,是由其结构所决定的。径向柱塞泵的整体结构好,在安装方面比轴向柱塞泵的安装规范要简单许多。

 

看过了如何安装轴向柱塞泵接下来带大家了解如何使用。以下信息都是小编呕心沥血为大家找到的,大家认真阅读,威斯特小编随时恭候您的来电。

    (1)泵在安装试车前做好清洗工作。在安装试车之前,必须将油箱、油管及接头、执行元件(如液压缸)和液压控制阀等清洗干净,灌人油箱的新油必须用滤油机滤清,防止由于油桶不清洁而引起的油液污染。

  (2)新泵的液压油使用要求。新液压泵在使用一周之后,应将油箱内全部油液过滤一次,并认真清洗油箱和过滤器,然后根据液压系统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负载等情况3~6个月更换一次液压油,清洗一次油箱。

    (3)系统降温措施。使用过程中严禁因系统发热而掀掉油箱盖,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散热,如设置冷却器。

  (4)液压泵自吸的几个问题。

1)泵安装的高度要求。液压泵的中心高度至油面的距离≤500mm,吸入压力应在125mmHg以内,否则易发生气蚀,造成零件破坏、噪声、振动等故障,如图B所示。

安装在邮箱旁边(倒灌自吸)的液压泵

  2)对吸油滤油器的要求。在吸油管路上安装150目的吸油滤油器,有些柱塞泵生产厂规定在吸入管路上不允许安装滤油器,但这对油箱内的清洁度应有严格要求。在泵出口侧装过滤精度为25μm的管路滤油器。

    3)泵的转速规定。泵的转速不可大于额定转速。

    4)对吸油管的要求。吸入管道通径不小于推荐的数值(见安装外形尺寸产品目录),吸人管道zui多一个弯管接头。

    5)配油盘偏角的要求。配油盘如需减少斜盘偏角启动时,则不能保证自吸,用户如需小流量时,应在泵全偏角启动后,再用变量机构改变流量。

    (5)倒灌自吸(如图C所示)。

    1)油箱的zui低油面比液压泵的进油口中心高度高出300 mm时,液压泵可以小偏角启动自吸。

  2)吸人管道3的通径不小于推荐的数值,截止阀2的通径应比吸入管道3的通径大一倍。

  3)液压泵的吸入管道长度L<2500mm,管道弯头不得多于两个,吸入管道至油箱壁的距离H1>3D,吸入管入口至油箱底面距离H≥3D。

  4)对于流量大于l60L/min的泵,推荐采用倒灌自吸。

立式安装的液压泵    (6)立式安装液压泵的自吸(如图D所示)。

  1)液压泵吸油口至zui低油面的距离≤500mm。

    2)回油管上的灌油接头应高于液压泵的轴承润滑线(轴端法兰盖端面)。

    (7)壳体内压力和泄油管的接法。使用中,液压泵的壳体内有时要求承受一定的压力,由于油封(回转密封)和压力补偿变量泵的变量机构上法兰密封垫的限制,壳体内的压力不宜超过0.16~0.2MPa,并且泄油管不能与其他回路连通,要单独回油箱。泄油管的接法有如图E所示的几种。

    1)在一般液压系统中,采用如图E(a)所示的接法,滤油器前的压力表值不超过0.16~0.2MPa。

  2)当液压泵经常在零偏心或系统工作压力低于8MPa下运转,使液压泵的漏损过小而引起泵体发热时,可采用如图E(b)所示的油路强制循环冷却。

壳体压力和回油管的接法

    3)当由于液压系统的需要而采用增压油箱时,其压力≤0 16~0.2MPa,如图E(c)所示。

  (8)工作介质的选用。

    一般情况下正常的工作温度推荐为10~65℃。当工作温度在5~40℃时,推荐采用L-HM32或L-HM68液压油;当工作温度在40~80℃时,推荐采用L-HM68或L-HM100液压油。选用液压油的运动黏度的*值为16~47(10-6×m2/s),黏度指数应在90以上,油内的水分、灰分、酸值必须符合有关液压油的规定。

  (9)液压泵的启动。

    1)液压泵安装好后,在*次启动前必须通过泵壳上的泄油口向泵内灌满清洁的液压油。否则不可启动。

  2)用手转动联轴器,检查泵轴在旋转中受力是否均匀,安装是否牢固可靠,两联轴器是否同心等。

  3)检查带动泵运转的电动机旋向是否符合规定。对于流量可变的轴向柱塞泵还应检查其刻度盘的指示方向是否与规定的进出油口方向相符,例如,伺服变量泵就应该检查此项,检查时当进出油按泵上标牌所示时,则指针应在刻度盘的正向,反之为反向。

  4)泵启动前应将排油管上的溢流阀调至zui低压力,待泵正常运转后逐渐调高至所需压力。

    5)液压泵启动时先将启动按钮启停数次,确认油流方向正确与液压泵声音正常后再连续启动。

    6)经过拆洗重新安装的液压泵,使用前要检查轴的回转方向和排油管是否正确、可靠。再从高处的泄油口向泵体内注满工作油,用手盘转3-4圈再启动,以免将泵烧坏。

    7)液压系统中应有空负载循环回路,防止液压泵在满载启动或停车,否则会降低液压泵的使用寿命并引起电机过载,液压系统的安全阀调整压力不得超过35.MPa。

    8)若系统装有辅助液压泵,应先启动辅助泵,调整控制该泵的溢流阀,使其达到规定的供油压力后,再启动主泵。若发现异常现象应先停主泵,待主泵停稳后再停辅助泵。

  (10)负载运转。

    1)低负载运转:在上述准备丁作完成后,先使液压泵在1.0~2.0MPa压力下运转10~20min。

  2)满负载运转;低负载运转后,逐渐调整溢流阀、安全阀的压力至液压系统的zui高压力运转15min,检查系统是否正常。如有泄漏,液压泵和液压系统声音正常,泵壳上的zui高温度一般比油箱内液压泵人口处的油温高10~20℃,尚属正常。例如当油箱内油温达65℃,泵壳上的zui高温度≤70℃。

  3)上述负载运转完毕后,液压泵方可进入正常工作。

    4)在zui高使用压力下的运转时,其运转时间不得超过一个循环时间的10%,一般在6s以内完成。

 

全国服务热线:

以品质赢得客户满意口碑
扫一扫
添加公司微信

版权所有© 2025 上海茂硕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渝ICP备18193109号-1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xml

关注

联系

15214375780

联系
顶部